核心价值观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
——五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重要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这一重要论断对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了明确指向,即不仅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虚心学习借鉴了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一个国家的崛起不仅仅是经济腾飞,更是文化和价值观的崛起。历史表明,勇于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的国家,往往能够迅速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一部华夏文明史,就是一部与世界各国交流融合、相互学习的发展史。历史上我国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文化、思想和技术,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近代以来,由于长期闭关锁国,失去了吸收世界工业革命成果的机会,一度落后挨打,饱受欺凌。新时期,为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必须不断吸收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在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放在国际视野中加以定位,这样才能更清楚认识到核心价值观与世界文明的辩证关系。在核心价值观24字元素中,既有我国五千年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因子,如富强、爱国、敬业、诚信、文明、和谐、友善等,也包含了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共创共享的文明成果,如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民族的,往往也是世界的。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伯来文明和古希腊文明中,我们不难剖析出公正、诚信、友善等普遍历史意义的基本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对全人类文明共享的价值元素的继承和提升。
世界文明有益成果吸收是辩证动态的过程。我们要以开放的姿态,吸收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但是,我们决不能奉行“拿来主义”,鲁迅先生曾批判过,“国外的月亮总比国内圆”等僵化思想是站不住脚的。因此,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一方面需要学习和引进,另一方面始终要立足本土国情、立足民族传统的“根”。同时,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仅要吸收和借鉴,更要创新和引领。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升,在世界事务中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发展道路的精神支撑,是兴国之魂,对中国成功之路的探讨最终要深入到核心价值观的讨论中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世界性社会思潮,这实际上是在以一种新的方式持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其内涵。
总之,核心价值观吸收世界有益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精神,我们需要辩证的吸收、积极的创新。这就需要广大青年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勇于担当起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和责任。(本报评论员)
《中国教育报》2014年5月10日第1版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语重心长、情真意切,从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娓娓道来,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丰富内涵、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要求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发,对进一步办好高等教育、培养青年成才提出新的要求,是新时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纲领和行动指南,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纲领性文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详细】
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
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奉献者。青年时代是用奋斗来书写的一本华丽乐章,而奉献是这部乐章里最深沉的音符。对青年人来说,为时代奉献自己的青春,用才华和实干兴家、兴国,既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又是对祖国和人民尽责。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就是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就是选择了高尚。【详细】
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必须顺应世界大势,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详细】
核心价值观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
如何培养一代青年人才?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无穷智慧。孟子说,有大人之事和小人之事。大人之事为国家民族着想,小人之事为自己谋私利。青年的视野和格局就在此区别。从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到王安石当世人不知我、后世人当谢我的牺牲精神;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到岳飞的《满江红》;从戚继光的抗倭到文天祥的《正气歌》,这些先贤哪一个不是历史上的一流人物?【详细】
转自:中国教育新闻网(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