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评论员: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
日期:2014-06-30 作者: 稿件来源:发展研究中心 阅读: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

——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了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以及实现途径,指明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道路。

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特征是适应需求、内部衔接、外部对接和多元立交。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以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作为突破口,建立多层次结构,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培养;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重点,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体现终身教育理念,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沟通,建立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实现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各类教育灵活沟通。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应该坚持服务发展和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为“四化”同步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不仅要有先进的技术设备,更要有大批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大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也必须依赖于现代职业教育,加强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城市失业转岗人员的培训。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也需要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职业教育要在改善劳动力结构、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和促进民生改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失业、待业人员提供职业培训,有利于拓展其就业空间,提高其就业创新能力。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发挥政府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引导、规范和督导作用,完善体系建设、管理、运行的法律法规和基本制度。通过立法和激励政策,形成社会各界尤其是行业企业持续有效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促进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建立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建立健全职教质量保障体系。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应该创新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必须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来实现。行业企业必须参与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校企之间达成深度合作,才能真正实现产教融合,才能为学生提供工学结合的实践机会,才能保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实现知行合一。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应该得到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通过探索校企合作有效路径、方法与模式,开展教学、实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创新发展模式,推进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

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必须将只争朝夕、攻坚克难的精神状态,化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本报评论员)

论:奏响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强音

贯彻落实指示精神,必须要加强统筹协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规划、统筹政策、统筹资源,改变政出多门、各自为战的现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落实责任制,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详细

二论:高度重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发展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职业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客观要求。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有志于从事技术技能工作的人提供无缝衔接、灵活多样的教育机会,我们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详细】

三论:努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 立德树人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赋予学校教育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详细】

转自:中国教育新闻网(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