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搭建团队 瞄准前沿 携手华为 开拓创新——信息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启动智能座舱领域研究工作
日期:2022-06-01 作者:金雷 稿件来源:信息工程系 阅读:

近日,信息应用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贾睿主任,向汽车工程系沈沉同志、轨道交通工程系张新宇同志颁发聘书,正式聘请其加入中心。受聘仪式标志着,经过半年的筹备、克服疫情影响,中心立足学校交通特色、跨专业搭建团队、携手华为技术服务(辽宁)有限公司、聚焦智能座舱领域、协同创新、“集中式”研究工作,正式启动。

智能座舱是智能联网汽车的大脑,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能联网汽车领域的典型、集中体现。既依托于现有专业,又为现有专业的应用提供载体,智能座舱是信息工程系综合了行业发展、学校系/专业布局、自身特点后的选择。

中心从人员、资源、专业等三方面开展工作。围绕智能座舱技术特点、结合自身领域,中心成员沈沉、张新宇、岳经伟、金雷、王丹、王智学分别从智能座舱的(线控底盘)抬头显示技术、监控技术、环境感知技术、总线技术、人机交互技术、车机鸿蒙系统等方向开展研究。既发挥成员专业优势,又区分方向、避免重复工作,形成交叉、互补,最终集中在智能座舱这一点的格局。

基于“辽宁交专-华为ICT学院”,立足于华为合作的大方向,利用其在智能座舱资源,提高中心研究工作起点。瞄准“高职+智能座舱”,找空白点、打差异牌,平等、互补、切实的搭建校企合作技术研究平台。为后续人才输出与标准推广奠定基础,同时完善、丰富校企合作内涵。

研究工作是先导,是对老师的培养,设立专业(方向)、成规模的培养人才是最终目的。深刻领会教育厅专业调整的四字方针“调、转、停、增”,在“增”字上做文章。辽宁老工业基地、汽车制造大省,智能交通领域高速发展,具有新一代信息技术烙印的交通人才,未来将大有用武之地。中心以研究工作为切入点,完成了智能座舱专业(方向)调研报告、人才培养报告,为未来学生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后续,在实验平台建立的基础上,陆续还将有图像识别、云控技术、车路协同等专长的老师参与进来,共同推动智能座舱领域的工作,密织知识网,焦聚岗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