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尽快尽早让全校教职工了解这次体检结果,现将这次体检的有关疾病谱流行模式,各种疾病的检出情况做一简要说明。其注意事项等详细的相关信息以后将在校报及校内宣传栏内进行宣传,以提高我校教职工预防保健水平。
学校这次参加体检的总人数为687人(含离退休),其中男性:382人,女性:305人。本次教职工体检检出疾病的前七位依次是:脂肪肝、高血压、心电图异常、高脂血症、高血糖、胆囊息肉、乙肝病毒携带者。
在职七种疾病不同性别的检出情况
疾病名称 | 男性 339人 | 女性 239人 | 合计 578人 | |||
检出人数 检出率% | 检出人数 检出率% | 检出人数 检出率% | ||||
脂肪肝 | 112 | 33% | 44 | 18.41% | 156 | 26.99% |
高血压 | 78 | 23% | 17 | 7.11% | 95 | 16.44% |
心电图异常 | 53 | 15.63% | 28 | 11.71% | 81 | 14.01% |
高脂血症 | 63 | 18.58% | 2 | 0.83% | 65 | 11.25% |
高血糖 | 43 | 12.68% | 9 | 3.77% | 52 | 9% |
胆囊息肉 | 23 | 6.78% | 9 | 3.77% | 32 | 5.54% |
乙肝病毒携带者 | 11 | 3.24% | 4 | 1.67% | 15 | 2.6% |
通过这次体检可以看出,目前我校疾病谱流行模式是以营养代谢紊乱,循环系统及其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传染病较少,防治的重点在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脂肪肝主要是由于脂肪(主要为甘油三酯)在肝脏代谢中的过渡沉积(大于5%的肝脏重量或大于30%的肝细胞)所引起的肝脏实质细胞脂肪性变和脂肪储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症。常与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密切相关,是一可控可逆病征。主要发生与1)经济水平提高,饮食结构配置不合理,能量摄入过多;2)静坐工作方式,工作压力大,致使长期体力活动减少,脂肪代谢失调,能量积聚等因素有关;因此建议教职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广总量控制,均衡饮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加强定期监测体重、腹围,倡导科学健康生活方式是干预和控制脂肪肝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目前我校乙肝大、小三阳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共为15例,占在职体检人数2.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83%)。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有三:血液传播、性传播、垂直传播(母婴传播)。
预防措施有:
1) 注射用品及医疗器械要严格消毒;
2) 把好输血、血液制品质量关;
3) 切断唾液传播;
4) 蚊子、臭虫、跳蚤等吸血的节肢动物也有可能传播乙型肝炎,应该搞好家庭及环境卫生,勤洗澡,勤换衣,勤洗勤换被褥;
5) 阻断母婴传播;
6) 及时隔离治疗病人;
7) 消化道一般不传播,但如果有口腔粘膜的破损也有可能传播,所以也应该注意;
8) 接种乙肝疫苗。
妇科体检情况简要说明
本次体检在职女工的总人数为239人,检出妇科疾病的前五位依次为: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宫颈囊肿、阴道炎等。
检出疾病及排序
序位 | 疾病名称 | 患病人数 | 患病率(%) |
1 | 乳腺增生 | 37 | 15.48 |
2 | 子宫肌瘤 | 24 | 10.04 |
3 | 宫颈囊肿 | 16 | 6.69 |
4 | 附件囊肿 | 13 | 5.44 |
5 | 阴道炎 | 7 | 2.93 |
本次妇科体检乳腺增生占在职女职工总人数的15.48%,位居第一。
乳腺增生系内分泌障碍导至的乳腺实质性良性增生,部分病人可能发生恶变。这和女性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至内分泌失调有关。因此,为了及早发现可能存在的隐患,应每隔3—6个月到医院复查或自查。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维护女性健康的重要措施。